时刻

AI艺术水平正在接近文艺复兴

AI艺术水平正在接近文艺复兴

在21世纪,人类(拥有自由思考的头脑,可以无限延伸和变形)与机器(曾经只知道由人类编程的东西)在创造性方面可能存在的鸿沟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缩小。现在,日本京都的一项研究使这种趋同变得非常明显,该研究比较了大师级诗人创作的俳句和人工智能写的俳句的艺术性–发现两者在感知上没有区别。

然而,该研究确实发现,人类通常会拒绝人工智能产生的艺术。

在这项研究中,人类根据俳句的美感和智慧进行评分,不知道它们是由人类写的还是由计算机生成的。(当然,他们的无知是故意安排的。)总共有385名参与者审查了80首诗,其中一半是由专业诗人写的,一半是由AI写的。在40首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中,一半是独立于人类干预的—被称为 “人类不在回路中”,另一半涉及到人类的监督,他们有能力在反馈系统中调整算法,或 “人类在回路中”。

事实证明,人类接触到的人工智能似乎是一个神话,对大多数人来说无法辨别。”京都大学人类与社会未来研究所教授、该研究的主要作者Yoshiyuki Ueda说:”有趣的是,评估者发现要区分人类写的俳句和人工智能生成的俳句是很困难的。纯粹由人类写的诗句与纯粹由算法写的诗句获得了相似的分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因其美丽而赢得最多赞誉的诗作是由人工智能和人类共同完成的,读者称这些俳句 “鼓舞人心”、”具有美感 “和 “引人入胜”。上田认为,如果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作,利用它将艺术推向新的境界,这可能意味着创造力的绽放的文艺复兴。
但这个梦想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。

计算机因其精确的计算而广受推崇—它们在计算数字和原始数据、在眨眼间分析数以百万计、甚至数以亿计的理论结果方面具有令人类震惊的能力—这使它们进入了科学和数学等领域的前沿阵地。但在崇高的艺术世界里,许多人仍然嘲笑算法不可能达到人脑想象力的顶峰。

即使像OpenAI的DALL-E 2这样的惊人的人工智能已经产生了令人着迷的艺术作品,让人想起梵高、莫奈和毕加索等经典画家的笔触,但这些作品背后的情感感觉更模糊,被灰色的阴影掩盖。而它们在人类中的接受程度也一直带着一种持续的不安。2018年,当一件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在佳士得拍卖行以创纪录的43.25万美元成交时,人们大跌眼镜。

这说明了人类对算法的厌恶,这是一种负面的偏见,它也渗入了上田的研究。在他们的评论中,参与者被要求标记他们认为每首诗是由人类还是计算机写的。一个模式出现了。参与者对那些被认为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诗作的批评更多。”上田说:”[读者]应该是没有偏见的,但却受到了一种反向心理学的影响。”换句话说,他们倾向于无意识地给出较低的分数。”

无论如何,上田的研究中的人工智能似乎通过了图灵测试,这是衡量机器模仿人类行为能力的一个著名标准。但是,尽管他们表现出色,值得注意的是,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—这对于试图愚弄人类的人工智能来说,可能会降低画布的尺度,使错误暴露出来。

即便如此,人工智能对俳句技术方面的掌握,以及仅用几个稀疏的音节就能编织出一个一致的主题的能力,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成就。地平线上会出现什么?如果我们欢迎它,我们会发现的。

分享此文章